1、檢查
參見:鑄造缺陷
落砂完畢之后就可以檢查缺陷了,最常見的缺陷包括滯流(澆不滿)以及冷疤。這些缺陷可能是由模具或熔融金屬溫度不足、金屬混有雜質、通氣口太少、潤滑劑太多等原因造成。其它的缺陷包括氣孔、縮孔、熱裂以及流痕。流痕是由澆口缺陷、鋒利的轉角或者過多的潤滑劑而遺留在鑄件表面的痕跡。
2、潤滑劑
水基潤滑劑被稱作乳劑,是最常用的潤滑劑類型,這是出于健康、環(huán)境以及安全性方面的考慮。不像溶劑型潤滑劑,如果將水中的礦物質運用合適的工藝去除掉,它是不會在鑄件中留下副產物的。如果處理水的過程不得當,水中的礦物質會導致鑄件表面缺陷以及不連續(xù)性。主要有四種水基潤滑劑:水摻油、油摻水、半合成以及合成。
可以用于潤滑劑的油包括重油、動物脂肪、植物脂肪以及合成油脂。重質殘油在室溫下粘性較高,而在壓鑄工藝中的高溫下,它會變成薄膜。潤滑劑中加入其它物質可以控制乳液粘度以及熱學性能。這些物質包括石墨、鋁以及云母。其它化學添加劑可以避免灰塵以及氧化。水基潤滑劑中可以加入乳化劑,這樣油基潤滑劑就可以添加進水中,包括肥皂、酒精以及環(huán)氧乙烷。
長久以來,通常使用的溶劑為基礎的潤滑劑包括柴油以及汽油。它們有利于鑄件脫出,然而每次壓鑄過程中會發(fā)生小型爆炸,這導致模腔壁上積累起碳元素。相比水基潤滑劑,溶劑為基礎的潤滑劑更為均勻。